作者:黃琮揚

修改時間 2020-02-29 23:15:51

圓緣

組名:TRON
作品名稱:圓緣-YUAN YUAN
策展設計理念(須含主題發想):在這個國際化、重視獨特文化的世代
當外國朋友或我們的下一代
向您問起台灣的民俗
有哪些?為什麼是這樣呈現?在哪時舉辦?
你能夠自豪的像是說日常故事般
娓娓道來嗎?

在現在的世代中,我們是不是
把甚麼重要的事物忘掉了?

我想用我們台灣民俗特有的湯圓文化貫穿我們東方的思維與態度。
元宵節,農曆正月拾伍,是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台灣家家戶戶都會煮鹹或甜的湯圓慶祝。這時的湯圓
象徵一元復始與團圓。據說湯圓將要吃完時,必須留下兩顆一起吃下才有好緣份。

台灣人結婚時都會宴請炸湯圓,
一來是紅與白象徵著陰與陽的調和,
二來,炸湯圓的樣子與,”花好月圓“的小花與月亮相似

甜食冰品,
在台灣湯圓不只有熱的~
它也會出現在冰品裡面,感覺這樣一種代表著好運與慶祝的元素,
也被帶進了民間的日常;平日的小確幸是唾手可得的。

在冬至,夜晚最長而白天最短的一天,
是舊的一年快結束,新的一年快開始的日子。
以前的農業社會長輩會留下一些紅白湯圓黏在門窗或是牛角與農家具上,
以此謝神感恩一年的保佑。

最初會想到要用湯圓把許多可以
代表民俗與思維精神的契機點,
是在我冬至煮湯圓時...在滾水中慢慢從底部浮起的紅與白
看起來就像男與女、陰與陽、光與影、你與我...
我們都微微地散發出自己的氛圍,
起初也許是很明顯的紅與白,
但慢慢地開始出現了”粉紅”
漸漸的原本清澈的鍋水也像宣紙被水墨渲染過後一樣,
那沒有邊界、分不清哪是紅、哪是白,哪是光、哪是影
這樣的狀態是我覺得最美的,
也是祖先想傳達給我們的智慧。
當大匙在翻滾與撈起湯圓時,這一幅畫一直不斷的轉變。
有時候是美麗的晚霞,有時是奔馳的獸群,有時是精緻袋表情的京劇臉譜~
最後,我們都像個小孩一般,挑著自己喜歡的紅與白,細細地數著,
最後調皮的把夢給吞下。

相較於西方文化強而有力的直拳,台灣民俗與東方古老的文化就相較柔軟曼妙許多。
西方講究非黑即白,而我們最吸引人的思維就是那模糊,
甚至留白的讓人充滿想像的山水。
布幕沒有太多明顯的線條與標註,也沒有突兀鄉顯得色調,
希望讓參觀的人開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是霧、是沙、是水、是湯...
亦或只是竹籃上殘存的紅白粉末...
這是我希望留給來參觀的大人小孩與外國人自己慢慢去體會的。
然後,用手上如同湯圓般的魔鬼氈描譜出自己的故事~
讓我們在這個,雖然小,卻也是文化大融爐的台灣;
雖然小,卻是結合最多文藝創作的台北;
雖然小,但依舊可以有一個讓你了解台灣節慶精神,傳承與造夢的捷運站的小空間。

企劃說明:

A.帶有大片魔鬼氈的透光布幕
像正在搓湯圓時的竹編篩盤,
混合著紅白交錯的色彩。
會提供參觀者如湯圓大小的紅白
圓形魔鬼氈,讓大家可以在布幕
上黏上願望或想要的圖案訊息。
既像在布幕上搓湯圓,也像謝神
一般把湯圓黏在想寄託的物件上。

B.有數個紅、白、粉紅的大豆袋
像是巨大的湯圓一般。
可以同樣帶給參觀者,
如同吃湯圓時舒服溫暖的感覺。

C.地貼的部分會猶如湯圓的湯汁
一般。顏色也會較透亮帶有漩渦
。這可以使豆袋更像是漂浮在湯
裡的大顆的湯圓一般。而人
(拖鞋後進入,有個儀式感)就像
縮小一般坐在或躺在豆袋上休息
玩耍一樣。



投票數:2150

facebook
回列表頁

留言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