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印象中,來台老榮民似乎都是忠貞的「黨國軍人」。不過,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張茂桂表示,這些外省軍人組成背景複雜,也可能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只是在黨國的宣傳下扁平化,變成一個既定形象,但背後沒有這麼簡單。

百萬人遷台
來自大江南北

張茂桂表示,回首1949年大撤退,人民為了生存結黨逃難,以企業、家庭或政府組織為單位,「現在統計有百萬人進入台灣,可以想見光譜非常複雜,不完全是政府,不完全是軍隊,也包括平民百姓、政府跟軍隊的親人,這些人來自大江南北,有知識分子、平民百姓、地主、也有佃農。」

不過,中國幅員遼闊,即便國民黨是很大的政黨,對中國的控制也遠遠不如1950年代在台灣那樣深入、組織化。尤其以蔣介石為首、屬於中國南方的黃埔軍校勢力北伐後,雖然收編各路地方人馬,將所有人統一在國民黨、國民革命軍的大旗下,但檯面下的政治勢力仍暗潮洶湧。

1949年1月1日,蔣介石被逼下野。張茂桂說,這件事代表蔣治不了國民黨,因為競爭對手是存在的,這些人過去在中國也不一定那麼「聽話」,所以要想在台灣重建最高領導權威,必須經過嚴厲化的組織清洗,加上內部整肅,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白色恐怖。

清洗政敵
鞏固權力

蔣介石來到台灣後,記取先前教訓,極力避免被敵人滲透、分化,也預防軍隊叛變,秉持「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的心理,一來對台灣採取更嚴密的統治,另一方面肅清政敵,鞏固權力。

張茂桂指出,這些手段分為懷柔、高壓兩種面向,懷柔就是植入「忠黨愛國」的思想,從軍隊到文教制度上,採取一系列系統性宣傳與教育,延續到後來解嚴,「至於高壓手段,就是白色恐怖。」

後代人看這段歷史時,可能以為外省族群、來台軍人都是「忠黨愛國」,一路追隨領袖到台灣,但在1949年以前,並非所有人都認同國民黨,像桂系首領李宗仁就是主要政敵,所以他沒有隨著政府遷台,而是搭機飛去美國。

畢竟隨著蔣介石來台復職、復出,重建個人領導權威,他的競爭對手、批評者將面臨一場效忠過程,如果效忠不成就是清洗、捲入白色恐怖,好一點則被疏離,所以李宗仁的行政院長閻錫山來了,下場就是被孤立,來台灣後完全被遺忘。

白色恐怖的受害者

張茂桂表示,白色恐怖是政權對人民的侵犯,政府以中華民國為中國正統,使命是「光復大陸,收復舊有河山」,舉凡與這個國家民族目標相違背的,無論是誰,「通通都是敵人」。

在外省族群中,對黨國不滿的人們大致分為三類,一種是來台前就對國民黨不滿,或成為共產黨地下工作人員,第二種是原先在中國大陸的政治對手,第三種就是「滿腹牢騷」的人,自然沒好下場。

他說,白色恐怖期間,外省人的背景嫌疑遠超過本省人,這是嚴厲的內部清洗過程,但社會大眾看不見這些人,主要就是這一段記憶被隱藏、掩蓋,要認識他們,恐怕只能從白色恐怖檔案中找到。

張茂桂認為,白色恐怖的「加害者」與「被害者」不分省籍族群,兩者無論本省、外省都有,「所以白色恐怖不是單純的省籍族群問題,而是包含政治鬥爭、權力鬥爭,還有思想淨化。」

總的來說,無論是國家、社會、軍隊,還是政黨,都是經過一連串的嚴厲清洗和再造,進而達到「一體化」,所以在社會大眾看來,這些外省軍人好像都是一個模樣,這是清洗和宣傳後的結果。


外省軍人在台灣

如今台灣逐漸遠離戰爭,老兵們有融入進社會嗎?張茂桂以「眷村」為例,眷村讓離鄉背井的軍人成家,達到安撫軍心、維持士氣的效果,但隨著時代的演進遭到污名化,反而被視為一種特權。

張茂桂解析兩個原因,第一點是當時台灣社會福利制度貧乏,軍人享有免費住所,還有配給、就學優待,讓廣大的勞工、農民及民眾產生相對剝奪感。第二點是解嚴後迎來民主化、本土化浪潮,但眷村一直沒有改變,反而變成鐵票區,導致隔離性變得更突出,加深與社會的隔閡。

不過,不是所有軍人都享有這些福利。張茂桂表示,國民黨撤台後,美軍顧問團建議以海、空軍為主,不需要這麼多戰力低下的陸軍士兵,所以一些非嫡系出身、知識水平或訓練不足的軍人,與老弱傷殘一同在1950年代被汰除。

張茂桂指出,當時退撫制度尚不完善,許多軍人退伍後只能協助國家生產建設,或出外自謀生活,但由於沒有一技之長,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直到兩岸開放探親,社會開始同情理解老兵,退撫制度也逐漸完備,這些人才被納入照顧制度,解決一部分的不公平。

歷史正義

受政策影響的外省老兵能進入轉型正義嗎?張茂桂認為,歷史裡面有很多弔詭,也存在很多不公不義,當時認為合理的事情,現在看來可能不合理,例如抓兵、不當管教、強迫退伍、禁止返鄉探親,這些都是不合人性、不合情理,很難合理化的事,但不一定適合用轉型正義的概念來談。

張茂桂指出,轉型正義有一個門檻跟標準,可以來處理白色恐怖的問題,畢竟有些加害者在另一種情境下也可能變成受害者,這是轉型正義要來釐清的。

不過,當我們談到這些政策問題,可以從「歷史正義」來探討,不一定要侷限在轉型正義,何況兩者並不衝突,只是從這個角度來看,能比較全面性地來認識這段過往,並從中省思成長,「我們應該要去面對它,而不是遺忘它。」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