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是在需要的人身上看見責任
愛就是在需要的人身上看見責任
緣桃園地檢署提供緩起訴處分金補助原鄉關懷據點暨預防犯罪宣導服務,大學時暑期時光曾到訪桃園縣復興鄉介壽國小辦理營隊活動,心裡本著初衷冀望在短暫的時光發揮一己之力帶給孩子們改變的力量,期許自己如同蝴蝶效應一般的影響力導正孩子的些許偏差的觀念,增長孩子課堂外的知識領域,培養孩子讀書以外的生活興趣,懷抱著教學相長的心情,讓自己與小朋友一起成長。
『陪伴』是這次營隊的主軸,原先營隊課程規劃在始業式就完全失效破滅,好動的小朋友完全無法適應靜態課程,場面亂哄哄的,失去了控制,中午時間營隊成員們開了個緊急會議,為因應小朋友的習性,決議將所以靜態課程轉變成互動性的動態課程,下午時,立馬收到成效,小朋友參與的程度比預期還投入,踴躍的情況展現了最原始的活力與純真,從遊戲中學習,在互搶陣地遊戲中精采絕倫的激烈反應,吹乒乓球遊戲中的認真較勁,唐伯虎點秋香遊戲中的小心翼翼,猜拳潑水遊戲中的豪放不羈,射擊課程中的好奇與踴躍,採指紋課程中的求知與創意,防身術課程中的過動與認真,課程結束之後還有陪伴等候家長接送時間的籃球、躲避球加時賽。
原住民小朋友的打鬥與攻擊慾望強烈,也許這是渠等與其他人接觸的特殊語言,此外,由於欠缺家庭重要他人的關懷,小朋友對於他人的投注與專心十分敏感,只要一失神或不耐煩,小朋友便會銘記在心,因此,嘗試利用小朋友能夠理解與親近的語言與渠等溝通,通常會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在活動過程中,盡量不能縱容小朋友的慾望,必須要適時節制其慾念,甚至特別告知要學會珍惜自身所有的一切,並感謝身邊的人、事、物,謙虛的面對大自然,倘若無止盡的依賴與無視周遭的感動,必定無法與他人有良好的人際互動。此時必須適時教導小朋友們禮節,讓渠等學會訴說對他人的感謝,為此,團隊夥伴製作「祝福牆」,每日發予小朋友小卡片,讓其表達對團隊中任何一個人的祝福言辭,藉此搭起與他人感性的橋樑,展現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在帶領營隊的過程中,有一名4年級的小朋友-國強(化名),總是充滿暴力與攻擊性格,且與團隊格格不入,老是喜歡欺負弱小,仔細觀察身上也有瘀青的痕跡,向校內老師詢問後得知,國強為單親家庭小孩,父母親離異,母親到外縣市工作,由祖父母照顧,每次上學身上皆有新的傷痕,校方已通報家防中心立案處理,自此之後,團隊夥伴便會時時關注他的情況,間接發現國強對於人充滿著不信任感與排斥感,與他深談後發現其祖父無業在家,有酗酒習慣,遇到不如意就拿國強出氣,導致遭受到家暴的他,習於用暴力解決一切,擁有低自控之衝動性格,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排擠他,進而惡性循環產生更多的反社會性格。
然而,國強僅是原住民小朋友的一個縮影,賡續發現小朋友的成長過程,因貧富差距帶給生活不同的世界,資訊落差導致學習成就低落,生活環境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偏高,家庭監控力缺乏,校園變成放學後群聚的場所,一旦學長帶學弟,差別接觸不良友儕,仿效其價值觀與偏差行為,創造犯罪機會,加上自身自我控制能力低,少部分的孩子便會產生偏差行為。而原鄉的孩子需要的是長期的愛與關懷、陪伴與支持、讚賞與鼓勵,並彌平資訊落差,相較之下,短暫寒暑假集中式服務只是點綴,教學陪伴不能只有點綴更需要持續。
社會中絕大多數的少年非行緊繫於家庭因素,家庭內重要他人言行之仿效學習扮演決定性因素,經營家庭之良善與否能夠擴散影響整個社會,社會應積極創造凝聚力高、附著力強之家庭能量,減少高風險家庭之產生,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無慮的成長空間。
有道是:『愛就是在需要的人身上看見責任。』,望著孩子們飛長的睫毛,偌大的眼睛,無邪的笑容,讓自己不由自主的攬上責任,這些種種不啻一點一滴撰寫復興鄉介壽國小的邂逅,離開時撿拾心情,『原住民服務』這道美麗流星最終劃下了永恆的印記。